服務熱線
0516-82635900
發布日期:2024-10-01 瀏覽次數:次
文化館是群眾文化發展的主陣地,
是推動群眾文化繁榮的中堅力量。
以“共享、探索、創新、發展”為主題,該項活動由江蘇省群眾文化學會、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徐州文化館(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沛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承辦,淮海經濟區各設區市文化館聯合承辦。
該活動作為2024徐州漢文化旅游節的重點活動,為喜迎新中國成立75周年奏出了淮海經濟區群眾文化發展的新樂章。
地緣相近、文脈相連,風光旖旎的淮海大地,如一幅煙波浩渺的斑斕畫卷,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賦予了淮海十城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凝結出各不相同的文化品牌。
在9月29日下午的淮海經濟區文化館聯盟成立預備會上,江蘇省徐州市、宿遷市、連云港市,山東省臨沂市、棗莊市、濟寧市、菏澤市,河南省商丘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的文化館負責人濟濟一堂,審議《淮海經濟區文化館聯盟章程》,簽署《淮海經濟區文化館聯盟協議》。各位文化館長就各館工作中的亮點和公共文化服務優秀案例作了經驗交流分享。
成立淮海經濟區文化館聯盟,是高質量推進淮海經濟區文旅協同發展、凝聚區域文化館力量、整合文化資源、加強交流合作的重要舉措。淮海經濟區文化館聯盟的成立不僅是一個口號,更代表著文化館人深耕淮海文化、打造區域文化品牌的決心,代表著淮海人團結協作、資源共享的格局,代表著以文促旅推進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的使命。
近年來,徐州文化館堅持整合優勢資源,融合多元業態,線下線上創新活動載體,給市民帶去暖心的文化服務。預備會上,徐州文化館館長楊孝軍作了《推動文化徐州建設彰顯群眾文化力量》的分享。
宿遷市文化館館長朱浩軍在發言中,感謝徐州為十城搭建了聯誼的平臺,介紹了宿遷市文化館用興趣聚合具有相同興趣的能人,滿足老百姓深層次文化需求的探索。
“雙創引導,共建共享。”臨沂市文化館(臨沂畫院、臨沂市美術館)館長張彥文介紹,臨沂市文化館于2021年組建合一,目前已建立了“培訓、輔導、演出、展覽”四位一體、“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全市公共文化服務機制體系,下一步,將積極學習借鑒兄弟市先進經驗和做法,更上層樓。
依托“一都四鄉”資源優勢,高質量打造群文品牌活動,菏澤市文化館館長張偉勝表示,聯盟成立之后,文化館將推出更多有力量、有筋骨、有溫度的群眾文藝精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宿州市碭山縣文化館館員賀鵬介紹,碭山是嗩吶之鄉、武術之鄉,與沛縣有著相似的文化底蘊,文化館通過對非遺保護項目的活化利用和傳承發展,不斷擦亮碭山文化名片。
會上,濟寧市文化館副館長樊云松分享了《踏實地干事創業新天地講新故事》,連云港市文化館館長王珺分享了《廣泛融合深入拓新內外聯動》,棗莊市文化館館長孫輝分享了《以文化人,創新群眾文化服務“棗莊品牌”》,商丘市文化館副館長劉明元分享了《文旅+非遺融合創新實景文藝演出品牌文化活動》。
十城文化館掌門人合力研討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經驗,見證淮海經濟區群眾文化發展的新機遇、新篇章,積極尋求文化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新路徑。與會者們皆表示,相信淮海經濟區文化館聯盟將在協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推動淮海經濟區的文化繁榮、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當晚七時,十市聯動,十館聯盟,淮海經濟區文化館聯盟暨“大美淮海繽紛文旅”嗩吶展演在沛縣文化中心廣場開啟。
活動現場,來自淮海經濟區的11支嗩吶代表隊、百余位藝術家進行了嗩吶展示交流,現場氣氛熱烈,掌聲雷動,讓市民群眾在濃濃的喜慶氛圍中,歡享淮海經濟區十城市所帶來的非遺嗩吶文化盛宴。此次活動恰逢國慶節來臨和2024徐州漢文化旅游節,舞臺上下洋溢著節日的氛圍。
“這是一次文化盛宴,也是一次區域合作盛會,奏出了淮海經濟區文化繁榮的新樂章。”市文廣旅局副局長李忠良在致辭中表示,淮海經濟區文化館聯盟的成立,積極響應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優化文化服務與產品供給機制”的要求,是提升城鄉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水平、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的創新舉措。
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李忠良致辭
江蘇省群眾文化學會副秘書長劉濤宣讀學會賀信
展演之前,江蘇省群眾文化學會副秘書長劉濤宣讀了江蘇省群眾文化學會的賀信,十市文化館館長上臺共同啟動聯盟成立,市文廣旅局副局長李忠良向十市文化館館長授牌,徐州文化館館長楊孝軍將聯盟旗幟交與下屆聯盟會議主辦方濟寧市文化館副館長樊云松。
十市文化館聯盟的成立,不僅是一個鄭重的儀式,更是一個新篇章的開始,意味著大家將攜手并進,優勢互補,強強聯合,邁出堅實的步伐。
展演中,十市文化館都拿出了經典節目。魯西南鼓吹樂《微湖漁歌》、嗩吶合奏《農家樂》、吹打樂《敬賢賓》、嗩吶獨奏《打棗》……來自四省十市不同風格的嗩吶表演,讓現場群眾大開眼界。演出以沛縣曹家班表演的嗩吶合奏《我的祖國》壓軸。
十館聯盟打造的這場“升級版”公共文化服務,在全力保護傳承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探索了新經驗,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上實現了新提升。沛縣曹家班班主曹井棟感慨:“淮海經濟區嗩吶展演在沛縣舉行,給同行帶來了難得的互相學習機會,也促進了團隊技藝的提高。”
當前,徐州正在創建淮海經濟區消費中心城市,在此背景下,作為徐州市群眾文化的引領力量,徐州文化館發起十個城市文化館組建聯盟,在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基礎上,搭建了良好的群眾文化交流溝通平臺。
共謀創新之舉,共獻務實之策。9月30日,十城文化館館長對沛縣文化館、沛縣博物館、沛縣歌風臺漢文化展示體驗館進行了實地考察。“互學互鑒,常聚常新。”館長們紛紛表示,期待通過聯盟的平臺多多加強文化交流合作,更好地推動淮海經濟區文化協同發展。
楊孝軍館長表示:“聯盟成立后,將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協作機制,定期開展實地考察,舉辦文藝匯演、展覽、講座、輔導培訓,交流創作經驗,共同打造文藝精品,完善服務設施、拓展數字文旅。定期舉辦‘大美淮海’文藝精品展演、非遺展演展示、優秀群眾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巡展等活動,深化區域化文旅品牌‘大美淮海’,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字|張瑾
圖源|徐州文化館提供
編輯|梁瑋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