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516-82635900
發布日期:2022-08-01 瀏覽次數:次
11月26日至11月2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贛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贛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承辦的中東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經驗交流活動在贛州市成功舉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科院和中東部地區10個省文化和旅游廳、1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相關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交流活動中,陳通要求,在新的起點上非遺工作要主動作為并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文化使命,要加大力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記錄保存工作、傳承發展工作、傳承人培養工作,要更加重視政府責任、項目保護單位責任、傳承人責任的落實,要廣泛傳播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支持、激勵、規范社會力量參與非遺保護,形成人人參與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動局面。就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陳通強調,各地要注重區域性整體保護,貫徹落實好《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全面推進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工作。同時,各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要以此次交流活動為契機,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不斷提升建設水平。
本次活動分為考察和經驗交流兩個階段進行。27日,來自中東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嘉賓們前往上猶、章貢區等地進行考察,先后參觀了碧水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園村非遺小鎮、厚德路小學“非遺進校園”成果、江西非遺集市、五龍客家風情園等,并觀看了江西省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在交流環節中,來自中東部地區1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負責同志就近年來各自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的工作經驗和亮點特色進行了分享,并就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如何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管理進行了交流討論。
此次活動加強中東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提供了良好的交流互鑒平臺,為中東部地區早日實現“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建設目標總結了經驗。
編輯:江蘇省非遺保護中心
信息來源:江西省非遺保護中心公眾號、贛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