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516-82635900
發(fā)布日期:2022-08-01 瀏覽次數(shù):次
邳州蒲扇編制技藝,徐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tǒng)手工技藝類項目。
邳州草編歷史悠久,據(jù)明、清《邳州志·物產禮俗卷》附載:“貧媼亦善女紅,編蒲為扇,織草為履,頗精美,而海外瑰奇日”。明清以來,邳州蒲扇編織成為邳州廣大農村手工業(yè)的一項支柱產業(yè),形成了十多個蒲扇編織專業(yè)村,數(shù)千人從事蒲扇編織。1915年邳州編扇藝人李鳳祥、黃作編織的“蒲編桃花扇”,被選送至巴拿馬世界博覽會展出,榮獲銀質獎。邳州蒲扇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深得民眾的喜愛。邳州蒲扇編織技藝分布于邳州全境,編織藝人最為集中地是邳城鎮(zhèn)、官湖鎮(zhèn),官湖鎮(zhèn)花園村、(原)邳城鎮(zhèn)城南堰,那里家家戶戶編蒲包、打蒲扇,是遠近聞名的打蒲扇專業(yè)村。邳州蒲扇編織工藝對蒲草的質量要求極其嚴格,必須選取在每年六月份麥收季節(jié)半月內在淺水或干水灘收割的蒲草,俗稱“芽蒲”,也稱“小火蒲”.制作工具主要有刮板、碾磙、開葉刀、剪刀、毛筆、工作臺、濕毛巾等。其制作方法主要為:1、蒲草材料準備(蒲草采集、蒲葉加工、蒲草染色);2、編織(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編辮、絞編和勒編等技法);3、裝飾(包裝扇邊、裝飾扇柄、烙鐵繪寫書畫圖案)。邳州蒲扇扇面一般長25—35公分,寬20—25公分,扇柄長8—10公分。造型多種多樣,多為鴨蛋型,部分為圓形、桃形、方形和異型扇等十多種,造型別致,美觀大方,編織花紋各異。邳州蒲扇編織是邳州民間手工編織藝人智慧的結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