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豐富廣大青少年暑期生活,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發掘培養少兒藝術人才,徐州文化館、徐州市曲藝家協會于7月15日聯合舉辦了徐州市少兒曲藝、喜劇小品邀請賽。決出的優秀節目將被推薦參加第四屆江蘇省曲藝、喜劇小品邀請賽。...
李曉文七八歲時就開始在姥姥和母親的指導下,學做各種針線活。她在繼承外祖母和母親傳統制作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創新,把傳統的民俗文化與現代藝術有機的融為一體,創作出屬于自己獨特風格的香包作品。她的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富有濃厚的民間傳統色彩和淳樸的鄉土氣息。...
由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徐州市體育局、云龍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徐州廣電傳媒集團、泉山區人民政府協辦,徐州文化館、泉山區文體旅局、徐州音樂廳、中國健走先鋒隊徐州健走隊聯合承辦的“跟黨走·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全媒體主題音樂健步走活動,在徐州音樂廳下沉觀景臺隆重舉行。活動中,150名合唱演員、80名...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積累的重要文化財富。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非遺項目的高度重視以及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市多舉措呵護傳統手藝,呼喚更多“匠心”,在做好傳承的同時,不少非遺項目也在謀求創新轉型,一個個非遺項目通過市場運作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非遺文化,邳州非遺項目以其獨特的...
李躍華自幼受家庭影響,喜愛香包、編織、布藝等民間工藝品制作,12歲起跟隨母親曹祥英學習香包布藝編織布等技藝,多次參加全國性民間工藝品交流活動,相互切磋技藝,博取眾家之長。上世紀90年代后,李躍華在繼承民間傳統藝術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吸收了現代卡通畫、插花、傳統年畫、剪紙等藝術精髓,在構圖造型、色彩運用等方...
楊昌華自幼拜楊老拐為師學習龍虎斗已40多年時間。經過多年的苦心鉆研能熟練掌握龍虎斗的風格特點和三種角色及36種套路的演出全過程。文場、武場各種樂器伴奏的配合運用自如。...
劉向俠自幼年時隨父親劉樹標(邳州著名大鼓書藝人)學唱大鼓書,聽父親和老輩們講故事看古書。1975年開始搜集、整理、說講民間故事及周七猴子的傳說故事等,先后有100多篇民間故事在國家、省、市、縣級報刊、雜志、文學集成發表。...
徐維新8歲拜私塾先生徐儒達為師,后又拜當地許多民間藝人為師學習民間故事、歌謠演唱。新中國成立后任古邳故事家協會會長,曾組織下邳故事演唱隊四個,分別到全鎮各村傳講深受當地百姓喜愛。2005年,被徐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徐州市民間故事家”。...
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演活動在彭祖園隆重舉辦,活動為期兩天,由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徐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主辦,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徐州文化館、徐州市彭祖園管理處、各縣(市)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承辦。包括文化踩街、非遺項目展演、梆子戲專場、曲藝專場等展示活動,非遺項目傳習體驗等互動活動...
為促進和提升徐州香包制作技藝,振興徐州傳統手工藝,6月8日至6月9日,于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在彭祖園內舉辦了徐州香包制作工藝大賽。 活動采取日常創作與現場比賽相結合的形式,各占50%權重。通過網絡投票及現場制作,經專家評委評定,最終選出金獎1件,銀獎2件,銅獎4件,優秀獎9件,網絡人氣獎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