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516-82635900
發布日期:2022-08-01 瀏覽次數:次
切實發揮文化館職能
促進戲曲票友團隊健康成長
李作為(徐州文化館)
戲曲票友團隊的設立,可以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品位,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需求,有利于建設和諧社會。我們徐州文化館順應時代發展,把活躍群眾文化放在首要位置,切實發揮文化館職能,對戲曲票友團隊的健康成長,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我們以提高人民的綜合素質、文化素養、愉悅身心和社區文明程度為目的,通過整合和利用各類文化資源,充分發揮出文化館的組織、輔導、指導、管理等職責,廣泛深入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戲曲活動,增進了群眾的團結互助,構建和諧溫馨的家園,不斷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一、 徐州市業余戲曲團隊的現狀
大家都知道,我們徐州是蘇北地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地級市,地處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素有“五省通衢”之稱。徐州這座古城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勝跡浩繁,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和獨特魅力。正是由于歷史文化悠久和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目前流行于徐州的劇種除京劇外,還有柳琴戲、江蘇梆子、四平調、丁丁腔等戲曲種類,這幾個劇種也進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徐州市行政區劃為五區五縣,據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其中五縣各自分別有柳琴、梆子、四平調等劇團,并長期堅持演出。五區內(市區)現有業余戲曲團隊活動頻繁的有:
1、徐州市群星藝術團;
2、礦務局老干部京劇社;
3、徐州市職工戲曲協會;
4、徐州市王震梆子劇團;
5、銅山區文沃社區常青藝術團;
6、銅山區文化館戲迷俱樂部;
7、銅山丁丁腔戲劇藝術團;
8、賈汪區山峰柳琴劇團。這些團隊長期活躍在基層,經常參加演出活動的有三百多人,他們既豐富了自己的業余生活,也活躍了當地的群眾文化,使廣大的百姓真切地享受到了文化成果,提高了百姓的獲得感、認同感和滿意度。
二、開展業務培訓,打牢戲曲團隊的基礎
業務培訓和輔導,是文化館的重要職能之一。我館館屬“徐州市群星藝術團”有固定的活動時間,固定的活動場地,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還專門做了些道具和服裝,配備了一些樂器。為提高他們的表演水平,我們還從專業劇團請來有經驗的演員為他們講課、教唱、指導表演。在排大戲時,還專門請專業導演來把關和指導。銅山區文化館開設了戲曲唱腔、伴奏樂隊的輔導課程。通過培訓學習,唱腔學員都能熟練掌握幾段經典傳統和現代的唱段,樂隊學員能夠獨立演奏多
種曲目,配合戲曲演出。礦務局老干部京劇社和徐州市職工戲曲協會,也是定期邀請專業人士來輔導。邳州市文化館也開設了地方戲曲培訓。隨著培訓深入地開展,學員堅持不斷的學習,目前學員的演唱水平都有明顯提高,學習效率和積極性日益高漲,學員人數不斷增加,已經達到五六百人,能上臺演出的有三百余人。我館根據戲迷、票友的需求,采取集中培訓、上門培訓、業務輔導等多種形式,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網絡(微信)遠程培訓服務平臺,隨時隨地的供人們在線學習。這種多元化地培訓,既給學戲者帶來了快樂,也充分體現我館群眾文化開展的公益性、實效性,也打牢了業余戲曲團隊的基礎。
三、打造展示平臺,促成戲曲團隊活動的開展
通過接受培訓,戲迷票友學到了一定的戲曲知識,也掌握了一定的唱腔、表演技巧,就想得到一個能施展才華的空間,那么我們就為這些票友們提供和創造了一些能夠讓他們展示自我藝術水平的一個平臺,常態化地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并鼓勵和引導他們“自創自辦、自編自演、自娛自樂”。徐州市各縣、市、區文化館充分利用節假日,在社區、街道等小廣場、會議室、小禮堂等場地開展經常性、小型多樣的戲迷演唱活動。我館每年有次一免費開放培訓成
果匯報演出;每年的元旦、春節、國慶等重大節日舉辦“優秀戲曲團隊惠民展演”;每年的“中國文化遺產日”有非遺項目戲曲展演;另外徐州市的“全國特色廣場文化活動”、“‘群星獎’服務獎——‘動
感彭城’廣場文化活動”、“舞動漢風——城鄉文化對對碰”、“徐州市群文精品廣場展演”等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都是戲曲票友團隊活動的平臺,已成為我們當地的品牌文化活動了。這些票友團隊每年的演出大大小小的也達三百余場,觀眾達百余萬人次,參與演出的業余演員,達千余人次。開展這類活動,不光展示了藝術培訓的成果,也深入地推進了文化惠民工程,老百姓正日益享受文化帶來的文明與幸福。
四、對外交流匯演,擴大戲曲團隊的影響
我們為了能更好地促進票友團隊的發展,提高節目質量,提升表演的水平,讓他們能夠更多的有機會交流,我們采取了一些“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來擴大他們的社會影響力,這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夠促進他們的藝術水平和藝術技巧的提高,進而提高他們的藝術審美能力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們徐州市的“舞動漢風——城鄉文化對對碰”,就已成為一個促進城鄉文化交流,豐富城鄉群眾文化生活,搭建交流互動平臺的文化品牌活動了。在這個品牌活動當中,有數十萬群眾和外來務工人員享受到了豐富的文化大餐,區域內各地區的業余戲曲團隊都積極參與進來,業余群眾演員的藝術水平也在這種互相交流之中得到了提升,他們團隊的影響力也得到了擴大。我們的一些戲曲非遺項目,也常參加政府和協會組織的對外交流活動,傳播優秀傳統戲曲文化,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成果。徐州市王震梆子劇團還經常到徐州市的周邊地區如:山東棗莊、臨沂;河南商丘、
菏澤、安徽淮北、宿州等外省市地區進行交流演出。徐州職工戲曲協會也時常組織演員到外地交流演出。賈汪區山峰柳琴劇團,也是長期活躍在蘇魯豫皖地區的一只民間團隊。我們還邀請過棗莊、荷澤、商丘等地的票友團隊來徐州交流聯誼。據了解,每年的“青島啤酒節”,我們徐州市就有好多京劇票友借此機會組團前去“品酒訪友唱戲”。 這樣的形式和活動,實實在在地增強了我們票友團隊的對外影響力。
五、參加各級賽事,提高戲曲團隊的整體水平
國家、省、市、地區等這樣的各級別戲曲賽事,是這些團隊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我們就積極組織他們參加各級比賽。參賽在給他們增長藝術素養的同時,自信心也會增加。他們所取得的成績,一方面體現了他們的能力,在參賽中“有所學、有所用”;另一方面也是對他們的藝術水平的認可,這對他們積極參與到戲曲活動和戲曲團隊的建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全國的“群星獎”、我們江蘇省的“五星工程獎”、我們省文化館組織的“戲曲票友大賽”、徐州市“五星工程獎”等等,這些獎項的設立都為票友團隊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也是對票友團隊的一個鼓勵。銅山丁丁腔戲劇藝術團編排的《古驛情緣》,赴北京參加“中華頌·第七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賽”并進行匯報演出;徐州市還有“淮海經濟區戲曲票友大賽”;部分票友團隊和個人還自發地到周邊地區參賽。所以,通過此類各種比賽,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對于票友團隊整體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總之,我們面對戲曲票友團隊的管理和發展,要以“學得會,用得上,有實效”為出發點,依托各種文化硬件和軟件“以人為本”,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戲曲活動,經常性地組織區域內的示范性會演、展演、比賽等活動,努力形成點面結合,上下聯動,促進業余戲曲團隊的發展形成一個長效機制。
借此機會,我們向一直關心和支持,徐州文化館發展與建設的省文化館,各市文化館表示衷心的感謝!
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