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516-82635900
發布日期:2022-08-01 瀏覽次數:次
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認定與保護
孟 皎
2006年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名詞“忽如一夜春風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通過各種宣傳報道,人們認識到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認定和保護問題也成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重中之重的大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無形的,活態的,是一種知識、技能或技藝,存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持有者的頭腦中,依靠人口傳心授的方式世代相傳,只有這些藝人以不同的方式復述、表演、制作時,我們才能夠真切的感受到非物質文化的存在。它是一種依附在“人”身上的文化形式,人在則在,人亡則亡。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問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最重要的內容。
一、為什么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有兩種形式:1、群體傳承,包括歲時節令、人生禮俗、消費習俗、廟會等;2、傳承人傳承,包括口頭文學、表演藝術、民間手工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可以傳播的,你不保護,一旦別人保護了,就成為別人的遺產了。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五千年的文明史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人,造就了那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刺繡、云錦,一件件美不勝收的紫砂陶……,他們技藝高超,才華卓著。惟一遺憾的是,他們大多年事已高,白發蒼蒼。同時,由于我國封建社會歷史較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也受到傳男不傳女等傳承方式的局限,自古父子相傳。加上現今,現代文化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造成了更大的沖擊,一部分傳承人年事已高甚至謝世;一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后繼乏人,無人繼承;還有一部分傳承人因生活所迫,棄農經商,進城務工……,造成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瀕危境遇。據相關記載,中國研究院曾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到安徽錄制了14個徽戲,到2000年安徽成立徽戲研究中心時,很多劇種與代表作已經找不到了,反過來到藝術研究院找資料。一個老藝術家的謝世可能就帶走了包括代表作品在內的重要遺產。比如,徐州市銅山縣的一位軟弓京胡老人,曾多次到北京為中央領導表演技藝,但由于種種原因,他的技藝后繼無人,他留給我們的只有一盤模糊的錄音帶。因此,對傳承人的搶救和保護,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中之重的大事。
二、怎樣對傳承人進行認定和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形式,一種文化空間,是支撐歷史、見證現實、啟迪未來的活文化。因此,我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就需要有適合的形式和空間對其保護,在現代化觀念充斥人們思維的社會,尤其需要具有超越時代的非物質利益的情懷。從本質上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屬于大眾的,它真正的傳承人是老百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人人有責。傳承人是與生俱來或是跟多個師傅學藝的,師傳或家傳的都稱得上是傳承人。派老藝人去中小學授課,或是派一批學員跟師傅學藝都不屬于真正的傳承人。因此,喚起整個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和熱愛是至關重要的。
保護傳承人的前提是認定傳承人。2005年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經中宣部、中國文聯批準,在全國實施“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調查認定和命名”搶救項目,一批技藝高超、歷史悠久、傳承有序的杰出傳承人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民俗習慣及其傳承史、口述史、技藝過程、藝術特點和代表作,按照統一格式被進行調查與檔案登記,數字化存錄,并得到保護。
對傳承人的保護可采取動態和靜態相結合的方式,樹立學術意識,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分步驟分層次的開展,營造健康、良性的社會氛圍和保障體系。
1、靜態保護: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體分析,要從國際組織、國家政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民間團體、民眾等各個環節總體把握,環環相扣,切實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全面、深入、細致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普查工作,徹底摸青代表性傳承人的全部情況,并將所有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建檔,建立完善的傳承人圖文影像資料庫;各級政府要對年事已高、掌握特殊傳統技藝的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給予適當的政府津貼和補助,使其生活條件得以改善。
2、動態保護:對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資料的整理,并進行錄音錄像,留下寶貴資料;加大對藝人的思想教育學習,提高傳承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鼓勵傳承人改變傳承方式。由于自古以來父子相傳模式的存在,一些老藝人寧愿把自己的手藝帶進棺材,也不愿把技藝傳給家族中的女性,致使許多寶貴的技藝走向衰亡。各級政府和領導干部要提高認識水平,定期召開代表性傳承人和有關專家的學術研討會,對傳承人的文化傳承及其成就給予學術性、專業性的分析和總結,傳承和發展技藝;對代表性傳承人的優秀成果,相關部門要積極組織舉辦各種展演、展覽、展示活動,并對杰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行表彰,擴大其社會影響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需要全民族、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它是情系每一個老百姓的事情。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就是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傳承的血脈。